9月2号凌晨2点,普京的“金色俄罗斯”座驾驶过天安门广场,和其他国家领导人从天津坐高铁去北京不同,俄罗斯庞大的代表团选择了汽车杠杆配资网,而天安门广场作为普京抵达北京的标志性途经点被公开记录。
俄罗斯媒体评论:这不仅是车轮与地表的摩擦,也不仅仅是普京对中国的示意,更是中俄向西方世界发出的战略金属嘶吼,当美国在亚太编织围堵之网时,中俄已用构建了一道全新的钢铁同盟。
普京的座驾外交普京车队的核心是一辆重达7吨的“金色俄罗斯”(Aurus)防弹座驾,这名字源自拉丁语“黄金”与“俄罗斯”的组合。搭载830马力V12引擎,曾经随普京远征G20峰会,以装甲之躯对抗西方世界的审视。
展开剩余83%这次普京也把这辆车带来了,并且换上了中国车牌。
防弹轿车加上两个八的车牌,意味着武力和繁荣,都说外交无小事,这些细节其实就传递出来了至少两个层面的意味:
第一,中俄共同浇筑的战略装甲。
第二,中俄关系会在经贸上进一步强化。
普京车队的凌晨巡礼,可以看做是9月3日中国二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的序曲。
这场被外媒称为“史诗级展示”的庆典,将聚集26国领导人,无一来自西方阵营,而普京和金正恩的出席构成“反西方阵线”的视觉图腾。
要知道,阅兵本身就承载着中俄的历史叙事同盟:两国共同捍卫正确二战史观,谴责西方淡化中国3500万伤亡的牺牲,并且直击日本前段时间上蹿下跳的游说各国领导人不要参加。
这次普京带着庞大代表团前来杠杆配资网,三位副总理、十多位部长以及各大企业代表,非常的高调,就是要对西方阵营传递出足够强的信号,这次深夜驶过天安门,是把这种隔空喊话的力度加强到了顶点。
俄罗斯的期望,经济+安全普京此行率外交、国防、经济核心团队,可以说是把半个俄罗斯核心高层都带过来了。
为什么要这样做?
首先是要经济脱困。
俄乌战争开始之后,俄罗斯面临了各种西方世界的封锁,中俄贸易额现在占了俄罗斯外贸总量的三分之一,中国已经连续15年稳居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。
具体来说,俄罗斯出口以能源(石油、天然气、煤炭)为主,辅以金属、木材及农产品。2024年俄液化天然气对华供应量单月环比激增50%,跃升为中国第三大LNG供应国。而中国的产品俄罗斯也是非常需要的,有机电产品(占比59.3%)、汽车(占俄市场58%)、电子产品(智能手机占俄市场86%)等等。
更关键的是,双边贸易本币结算比例达95%,形成独立于西方主导的SWIFT的支付闭环。
俄罗斯的原油也卖给印度,不过印度这段时间的左右逢源也让普京看的很清楚,要强化俄罗斯的外循环,中国才是唯一的出路。
这里有个关键点,就是为什么普京坐车而不是坐高铁。
西方长期渲染俄沦为“中国能源附庸”,那汽车轮轴就昭示着主动选择的同盟平等性。
其次是军事互信的升级。
中俄这些年的军事合作又开始升温,比如海上联合-2025演习首次实现北斗+格洛纳斯导航系统战时冗余备份、战术数据链加密直连及电子战频谱协同管理,共享数据深度创历史纪录;再比如2025年3月安全纽带军演中,中方首次直接调度俄军舰艇执行反潜任务,实现“双指挥权”协同。
当然,我个人觉得最有意思的,还是2025年红场阅兵中,中国仪仗队的出席。
在西方的围追堵截面前,都知道,实力是安全的保障,相互沟通的实力更是区域稳定的基石。
俄罗斯本身的军事力量挺强的,不过独自面对北约还是很有压力,这时候加强和中国的军事互信,就能稳住俄罗斯的亚洲战略部分,并且在互通有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力量。
按俄罗斯媒体的说法就是:西方在挑拨中俄,却不知黑夜中的巨人早已挽臂。
轮轴上的新世界普京车队的轨迹,可以说是一条贯穿历史、现实与未来的战略轴线。
过去,中俄在二战中联手,对抗的是德国纳粹和日本军国主义。
现在,中俄在经济和军事上加强合作,对抗的是美国主导的单边主义。
未来,中俄继续升华合作,开始共同打造多极化的全新国际秩序。
普京这次参加上合组织会议,观礼中国93阅兵,不是简单的「拜码头,续前缘」,更是指向性非常强的「向前看」。
新兴力量不再遵循西方设定的赛道规则,而是自辟征途,这就是普京深夜驶过天安门广场的最佳诠释。
各位大佬觉得呢?杠杆配资网
发布于:河南省盛鹏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